目前,全球有數以百萬計的無國籍人士。他們往往無法上學、求醫、就業、開立銀行戶口、置業,甚至結婚。
無國籍人士
就是一個不被任何國家的法律承認其國籍之人士。
如今,世上有
超過 10,000,000 人
被指他們不屬於任何地方
被指他們不屬於任何地方,
其中
超過 1/3 為兒童。
每10分鐘,便有一名無國籍嬰兒來到世上。
為何他們無國可屬?
國籍法漏洞
大部分國家一般會於人民出生時按其血緣關係、出生地或兩者結合之狀況而賦予國籍。若該等法律有所抵觸時,便可能導致一個人成為無國籍人士。
缺乏出生登記及文檔
出生登記記錄了出生地及父母的身份。於 2013 年聯合國難民署估計有 2.3 億 5 歲以下的兒童並無登記出生。
性別歧視
世上有超過 60 國家並無賦予女性與男性相等的權利,以獲得、獲授、改變或保留國籍。另外 27 個國家並不允許母親在與男性相同的基礎上,將國籍給予她們的孩子。
行政障礙
一個人即使具有成為公民的資格,有時亦可能會因為文件不足、不合理的截止限期、地理障礙或文盲等原因而未必能夠完成申請國藉的程序。若遇上衝突,則可能令申請程序更添困難。
種族及宗教歧視
某些國家只限若干種族、宗教信仰或個別群組的成員獲得公民身份。對於一個國家如何治理法律,歧視也存有一定的影響。
國家繼承或解體
當一個國家經歷繼承或解體時,或當某地受到另一國家控制,新的國家法律便可能對少數人造成歧視,以致令他們失去國籍。
無國籍狀況的繼承
無國籍一個可以跨代繼承的狀況。當無國籍的父母誕下孩子時,他們的孩子亦會繼承了無國籍的身份。
典型實例:敍利亞
在敍利亞當地,流亡、缺乏出生登記、公民註冊被毀,以及僅得父親持有國籍授予權的歧視性法律,令成千上萬的兒童正處於無國籍的風險中。
Δ 140,000
名無國籍兒童於鄰近國家出生
Δ 8,000
名青少年在無身份證明文件(甚至無成人陪同)下穿越邊境
Δ 80%
(至少 36,000)嬰兒在黎巴嫩無註冊出生
Δ 300,000
名未登記難民在黎巴嫩
Δ 30%
嬰兒在約旦無註冊出生
Δ 60,000
名嬰兒於流亡期間在土耳其出生
Δ 750,000
名潛在未登記難民在土耳其
聯合國難民署如何幫助無國籍人士?
聯合國難民署自 2014 年起推動了一項名為「#I Belong」的全球性運動,目標在10年內解決「無國籍」狀態問題。由於願意加入兩項核心聯合國人權條約的國家數量有顯著增加,我們向成功結束無國籍問題的目標亦越來越接近。
國民身份是由政府介定的。各國政府有責任去推行立法及政策改革以有效處理無國籍問題。而聯合國難民署、其他機構、區域性的組織、社會團體和無國籍人士都在自己各自的崗位上發揮作用去支持政府的有關工作。
我們必須在四方面:「辨別」、「預防」、「減少」及「保護」上合力作出改變,以解決無國籍問題,這些改變能幫助我們預備和建議最有效的方案。